纺织与服装

  • 几种阻燃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张海霞;杜文清;

    对阻燃涤纶纤维、阻燃腈纶纤维、阻燃黏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阻燃涤纶纤维纵向光滑平直,阻燃腈纶纤维表面有一些较浅的沟槽,阻燃黏胶纤维表面存在较明显的沟槽;3种阻燃纤维均属于棉型化纤,卷曲性能可以满足纺纱工艺需求;阻燃涤纶纤维的拉伸性能优于阻燃腈纶纤维和阻燃黏胶纤维;阻燃涤纶纤维和阻燃腈纶纤维回潮率较小、质量比电阻较大,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其可加工性;3种阻燃纤维均具有难燃性,阻燃腈纶纤维的极限氧指数高于其他两种阻燃纤维,阻燃涤纶纤维燃烧后有熔融滴落现象。

    2022年03期 v.34;No.11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板栗壳色素对牛奶纤维和棉纤维同色性染色研究

    许志忠;苏北;

    采用板栗壳色素对牛奶纤维和棉纤维进行染色,比较在设定的氯化钠浓度、板栗壳色素提取染液浓度、染色时间和温度等条件下两种纤维的染色结果。对棉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使两种纤维色差较小,获得良好的同色性,并测试了相关牢度。结果表明:牛奶纤维和改性棉纤维(浴比1∶50,壳聚糖质量浓度2.0 g/L,乙酸质量分数5%,改性时间40 min,温度80℃)在染液浴比1∶50、氯化钠质量浓度40 g/L、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60 min时同色性较好,两种纤维的色差达到2且色牢度均优良。

    2022年03期 v.34;No.119 5-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不同混纺比彩棉与白棉混纺纱线性能分析

    张喜昌;

    以棕色彩棉纤维、绿色彩棉纤维、白棉纤维为原料,测试分析了纤维的形态结构、长度、线密度和拉伸性能等,纺制了纯白棉纱线、纯彩棉纱线及不同混纺比的彩棉/白棉混纺纱线,并测试分析了纱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彩棉纤维和白棉纤维的纵向形态呈现细长、扁平的特点,彩棉纤维长度短、线密度小;纯彩棉纱线和彩棉/白棉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比纯白棉纱线大;彩棉与白棉纤维混纺可提高彩棉的可纺性,增加彩棉纱线的花色品种。

    2022年03期 v.34;No.119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纳米TiO_2水溶胶的工业化低温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王鹏;董永春;申佳锟;王宗乾;杨海伟;

    采用钛酸丁酯作为前驱体,以蒸馏水为介质、乙酸为抑制剂,通过酸水解的方法在低温条件下工业化制备了纳米TiO_2水溶胶,利用轧—烘—焙的工业化方法得到纳米TiO_2负载棉织物。采用TEM和XRD分别对纳米TiO_2的尺寸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SEM和DRS分别对纳米TiO_2负载棉织物表面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蒸馏水用量的增加或乙酸用量的减少均能显著提高纳米TiO_2水溶胶的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蒸馏工艺对纳米TiO_2粒子尺寸几乎没有影响;纳米TiO_2水溶胶对棉织物整理后其物理形态未发生变化,且对酸性红88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氧化降解性能;当钛酸丁酯、蒸馏水、无水乙醇、乙酸的摩尔比为1∶160∶7.5∶0.3时,所得纳米TiO_2水溶胶的各项物化性能最符合商业化产品特征,能够通过工业化的工艺来替代主导市场的纳米TiO_2粉体。

    2022年03期 v.34;No.119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 聚吡咯/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太阳能驱动水蒸发性能

    孙晨;王宁;

    使用化学氧化法合成光热转换材料聚吡咯(PPy),通过化学交联制备聚吡咯/纤维素复合水凝胶(PCG)作为太阳能蒸发器。PCG具有优异的光吸收性能,当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m(PPy)/m(纤维素)为0.3∶1时,蒸发速率最高,在一个太阳光强下可达到1.86 kg/(m~2·h),经过20次循环测试后蒸发速率保持稳定,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此外,PCG在海水脱盐与印染废水处理方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2022年03期 v.34;No.11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工程技术

  • EM菌液对活性污泥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宋朝霞;曹理;李国辉;

    为实现剩余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对河南省新郑市某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好氧堆肥处理,将污泥和玉米秸秆粉适量混合,控制碳氮质量比为22∶1,考察添加不同比例的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sms, EM)菌液对活性污泥好氧堆肥发酵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EM菌液的堆肥相比,添加质量分数0.32%EM菌液的堆肥在发酵第10 d时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6倍、4.6倍和4.9倍,达到1.7×10~(10) CFU/g、5.6×10~6 CFU/g和5.9×10~8 CFU/g; pH值和氨氮含量更高,全氮含量、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逐渐下降,全磷含量稳步上升;添加质量分数0.24%和0.32%EM菌液的堆肥经过23 d的发酵后氨氮含量降至0.4 g/kg以下,说明适量EM菌液的添加可加快活性污泥好氧堆肥发酵速度。综合考虑堆肥腐熟期、成本和肥效等指标,添加质量分数0.24%EM菌液进行活性污泥好氧堆肥发酵效果较好。

    2022年03期 v.34;No.119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新型工质对在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的性能分析

    张垚;薛永飞;张世双;张仙平;

    针对NH_3/H_2O、LiBr等传统工质对应用在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的不足,选取HFC制冷剂R32、R152a分别与有机溶剂DMETEG组成工质对应用在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对其表现出的性能进行分析。运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关联计算了工质对的相平衡数据,建立了吸收式制冷热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时工质对循环倍率、稀溶液与浓溶液浓度差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表面工质的发生温度与系统性能正相关;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溶液浓度差逐渐增大,系统性能逐渐提高。

    2022年03期 v.34;No.119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碱激发粉煤灰固化淤泥的强度特性及微观机制研究

    王士权;王瑞;陈钰;李深圳;巩舜妹;牛智勇;

    为解决废弃淤泥资源化,以及单一水泥固化剂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等问题,采用碱-粉煤灰混合料对淤泥进行固化处理,考虑不同养护龄期、激发剂和固化剂掺量条件,开展无侧限抗压、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观测了固化淤泥的典型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对于石灰-粉煤灰混合料而言,Na_2SO_4与NaOH的单独激发效果相当,NaOH和Na_2SO_4两者复合激发效果优于单独激发。

    2022年03期 v.34;No.119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笼型异步电动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徐平;

    针对笼型异步电动机常见的气隙偏心、转子断条和匝间短路故障,开发了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特征提取及故障识别4个模块,气隙偏心和转子断条故障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后的电流数据,采用差分方法判断特征点处是否存在突变来实现,匝间短路故障可以利用派克变换后的电流数据生成图像,通过其圆度来实现。

    2022年03期 v.34;No.119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混合动力车辆工作模式切换策略

    陈福云;

    为解决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动力系统中电池和发电系统不同工作状态模式切换及其功率输出控制问题,设计了多种基本的发电系统运行模式,并以电池荷电状态(SOC)、发电系统温度、功率需求为约束,研究了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动力系统状态切换逻辑规则,提出了发电系统的功率随输出控制方法。仿真与试验表明,所设计的运行模式切换与控制策略保证了系统工作性能,实现了功率需求与系统状态的自适应调整。

    2022年03期 v.34;No.119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计算机科学

  • 基于私有云安全防护的网络密文数据防泄露方法

    米捷;张凌超;高彦伟;张昕;阎永华;李政伟;

    为提升网络密文数据的安全性、避免密文数据信息泄露,设计了基于私有云安全防护的网络密文数据防泄露方法。首先分析了私有云平台内各虚拟服务节点之间流入和流出的数据量,从而保证网络内部密文数据安全传输;然后利用虚拟机实现对密文数据的杀毒处理及灵活调配;最后采用差分隐私和防泄露追踪防护方法,保护网络密文数据的隐私性、用户权限认证匹配及攻击源的追踪和标记,避免网络密文数据泄露。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数据分布程度和离散度均在95.5%以上,隐私保护效果良好;转换后的数据分布程度和离散度均高于96.5%,可靠地完成了权限认证匹配,且能够准确识别攻击节点并完成攻击源标记。

    2022年03期 v.34;No.119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基于融合云模型分析的时间序列概念划分方法

    李金武;王清珍;

    为有效提取时间序列概念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时间序列概念划分方法。该方法将时间序列转化为二维数据,综合考虑序列本身及序列变化趋势,通过二维高斯混合模型对序列高斯分布进行分解,并利用云模型变换算法实现序列概念软划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时间序列概念进行聚类分析,为时间序列评价提供依据。

    2022年03期 v.34;No.119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 基于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与尺寸检测研究

    陈键;

    传统的工业零件质量检测方法一般都需要人工参与,工作效率低,成本高,测量精度不高,不符合高度自动化的要求。为了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度,设计了基于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的工业零件尺寸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3个模块:电气控制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上位机显示模块。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灰度化、去噪、二值化、图像分割预处理,使用Canny算子进行亚像素级边缘提取,对提取到的轮廓进行联合、分割和曲线拟合,对相机完成标定和畸变矫正,得到像素尺寸与实际尺寸的比例关系。系统调试结果表明,图像处理得到的信息与实际零件尺寸信息相符。

    2022年03期 v.34;No.119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基于光流法和结构相似度的无线视频质量评价方法

    董锐;

    由于视频在采集、存储等过程中会受到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视频图像的质量,所以需要构建有效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以人类视觉系统对视频图像质量的感知原理为基础,设计了基于运动感知和结构相似度的无线视频质量评价方法。通过计算视频的运动信息内容,分析视频在无线信道传输过程中受噪声干扰而产生的感知程度,将运动信息内容和感知程度结合作为时域加权因子,计算视频中每帧图像质量得到视频质量。仿真结果表明,该视频质量评价方法与人类主观质量评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022年03期 v.34;No.119 65-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和蚁群算法的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张春黎;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了若干执行器,通过这些执行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做出快速响应,完成目标任务。针对无线传感执行网络中多执行器的协作问题,引入人工免疫算法,可以使参与协作的执行器快速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协作效率。基于蚁群算法的智能传感器协调机制,能节省节点能量,从而延长网络寿命。通过仿真分析发现,在数据传输效率测试中,蚁群算法传输效率最佳,其次是LEACH算法和ARA算法;在能量损耗测试中,蚁群算法能耗最低,其次是ARA算法,LEACH算法能耗较高。人工免疫算法在迭代次数为60时协调机制达到收敛状态,亲和力最大值为147.5。

    2022年03期 v.34;No.119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基础科学

  • 基于双棱镜干涉的钠光波波长测量方法比较

    陈景霞;

    用双棱镜干涉测量光波波长是基础物理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实验,一般采用二次成像法测量两虚相干光源的间距,但该方法调节难度大、耗费时间多、操作复杂,甚至不能按时完成实验任务。采用一次成像法、分光计测角法、灯泡相切法及二次成像法测量两虚相干光源间的距离,比较4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准确度、仪器数量、测量物理量数、数据复杂性和操作难度,归纳总结出各种方法的特点与优势。

    2022年03期 v.34;No.119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