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霞;杜文清;
对阻燃涤纶纤维、阻燃腈纶纤维、阻燃黏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阻燃涤纶纤维纵向光滑平直,阻燃腈纶纤维表面有一些较浅的沟槽,阻燃黏胶纤维表面存在较明显的沟槽;3种阻燃纤维均属于棉型化纤,卷曲性能可以满足纺纱工艺需求;阻燃涤纶纤维的拉伸性能优于阻燃腈纶纤维和阻燃黏胶纤维;阻燃涤纶纤维和阻燃腈纶纤维回潮率较小、质量比电阻较大,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其可加工性;3种阻燃纤维均具有难燃性,阻燃腈纶纤维的极限氧指数高于其他两种阻燃纤维,阻燃涤纶纤维燃烧后有熔融滴落现象。
2022年03期 v.34;No.11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许志忠;苏北;
采用板栗壳色素对牛奶纤维和棉纤维进行染色,比较在设定的氯化钠浓度、板栗壳色素提取染液浓度、染色时间和温度等条件下两种纤维的染色结果。对棉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使两种纤维色差较小,获得良好的同色性,并测试了相关牢度。结果表明:牛奶纤维和改性棉纤维(浴比1∶50,壳聚糖质量浓度2.0 g/L,乙酸质量分数5%,改性时间40 min,温度80℃)在染液浴比1∶50、氯化钠质量浓度40 g/L、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60 min时同色性较好,两种纤维的色差达到2且色牢度均优良。
2022年03期 v.34;No.119 5-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张喜昌;
以棕色彩棉纤维、绿色彩棉纤维、白棉纤维为原料,测试分析了纤维的形态结构、长度、线密度和拉伸性能等,纺制了纯白棉纱线、纯彩棉纱线及不同混纺比的彩棉/白棉混纺纱线,并测试分析了纱线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彩棉纤维和白棉纤维的纵向形态呈现细长、扁平的特点,彩棉纤维长度短、线密度小;纯彩棉纱线和彩棉/白棉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比纯白棉纱线大;彩棉与白棉纤维混纺可提高彩棉的可纺性,增加彩棉纱线的花色品种。
2022年03期 v.34;No.119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王鹏;董永春;申佳锟;王宗乾;杨海伟;
采用钛酸丁酯作为前驱体,以蒸馏水为介质、乙酸为抑制剂,通过酸水解的方法在低温条件下工业化制备了纳米TiO_2水溶胶,利用轧—烘—焙的工业化方法得到纳米TiO_2负载棉织物。采用TEM和XRD分别对纳米TiO_2的尺寸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SEM和DRS分别对纳米TiO_2负载棉织物表面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蒸馏水用量的增加或乙酸用量的减少均能显著提高纳米TiO_2水溶胶的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蒸馏工艺对纳米TiO_2粒子尺寸几乎没有影响;纳米TiO_2水溶胶对棉织物整理后其物理形态未发生变化,且对酸性红88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氧化降解性能;当钛酸丁酯、蒸馏水、无水乙醇、乙酸的摩尔比为1∶160∶7.5∶0.3时,所得纳米TiO_2水溶胶的各项物化性能最符合商业化产品特征,能够通过工业化的工艺来替代主导市场的纳米TiO_2粉体。
2022年03期 v.34;No.119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 孙晨;王宁;
使用化学氧化法合成光热转换材料聚吡咯(PPy),通过化学交联制备聚吡咯/纤维素复合水凝胶(PCG)作为太阳能蒸发器。PCG具有优异的光吸收性能,当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m(PPy)/m(纤维素)为0.3∶1时,蒸发速率最高,在一个太阳光强下可达到1.86 kg/(m~2·h),经过20次循环测试后蒸发速率保持稳定,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此外,PCG在海水脱盐与印染废水处理方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2022年03期 v.34;No.11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