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与服装

  • PAN/AgNPs/TiO_2纳米纤维膜结构性能优化

    张海霞;贾琳;曹田田;

    将纳米银颗粒(AgNPs)和二氧化钛(TiO_2)加入聚丙烯腈(PAN)溶液中,在保证静电纺丝正常进行的基础上,按照L_9(3~4)正交试验方案,制备试验用PAN/AgNPs/TiO_2纳米纤维膜,测试其微观形貌、防紫外线性能、防电磁辐射性能和拉伸性能,并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TiO_2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膜纤维直径影响显著,对其防紫外线性能和拉伸性能影响非常显著;AgNPs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膜的防电磁辐射性能影响非常显著;最优纳米纤维膜制备方案为AgNPs质量分数1.60%、TiO_2质量分数0.75%,此时PAN/AgNPs/TiO_2纳米纤维膜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11.16 nm,紫外线防护系数为1 060.60,辐射量为0.40μW/cm~2,断裂强力为74.96 cN。

    2021年02期 v.33;No.114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水溶性维纶纤维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曹秋玲;杨中华;王琳;陈莉娜;张龙鹏;

    对水溶性维纶纤维进行性能测试,并和普通维纶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水溶温度的水溶性维纶纤维的纵向形态基本相似,较平直光滑,而普通维纶纤维纵向有明显沟槽;水溶性维纶纤维和普通维纶纤维的红外光谱基本相同,表现出维纶纤维的典型特征谱带,水溶性维纶纤维产生较强的H—O—H吸收带;水溶性维纶纤维的断裂强度小于普通维纶纤维,断裂伸长率大于普通维纶纤维;水溶性维纶纤维的卷曲数、卷曲率、卷曲回复率、卷曲弹性率略高于普通维纶纤维;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水溶性维纶纤维的溶解程度提升。

    2021年02期 v.33;No.114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 罗拉牵伸中须条变细曲线的随机模拟

    严广松;汤聪;

    罗拉牵伸是环锭纺纱的关键装置,牵伸后的须条质量关系到纺纱后续加工的效率与最终产品的质量。为了研究牵伸区须条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一个须条结构数学模型,考虑到须条中纤维的长度分布、牵伸罗拉隔距、前后罗拉的表面线速度等参数,在设定变速点为前罗拉钳口时,给出了须条在牵伸区的变细曲线和快速纤维根数曲线。通过对多个牵伸参数配置的模拟,得到了罗拉牵伸须条变细曲线与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罗拉牵伸的规律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1年02期 v.33;No.114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 纳米SiO_2/形状记忆聚氨酯整理对青花瓷印花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胡萍;

    采用纯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整理剂和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纳米SiO_2的SiO_2/SMPU复合整理剂对青花瓷印花棉织物进行整理,并进行织物折皱回复性、断裂强力、色牢度等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纯SMPU整理剂降低了织物的断裂强力,而含有纳米SiO_2的SiO_2/SMPU复合整理剂不仅能提高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强力保持率,同时还改善了织物的色牢度;在纳米SiO_2质量分数为6%时,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最好,有效解决了棉织物易起皱、洗后免烫性差、整理色牢度差的问题。

    2021年02期 v.33;No.114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 涡流纺生产工艺优化

    刘建林;马金华;陈水香;傅春花;

    通过加强操作管理和优化工艺,如梳棉工序采用6S工艺中的重定量配置、并条工序减少并合根数、降低总牵伸倍数与牵伸不匀率、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严格控制温湿度,可使村田870 EX型涡流纺纱机速度达到540 m/min,生产效率为99%左右,每台机器的R19.7 tex纱产量达到60 kg/h以上。

    2021年02期 v.33;No.114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工程技术

  • 两种不同形状煤堆自燃升温特征的数值模拟

    刘星魁;

    为了研究露天煤堆堆放形状对煤堆自燃过程的影响,建立二维平面煤堆自燃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方法比较了三角煤堆和梯形煤堆内部在自燃初期的漏风分布和升温特征。结果表明:高温区位置均会深入两类煤堆迎风表面2 m左右,不同之处在于,三角煤堆漏风集中,梯形煤堆漏风趋势更强,渗透范围广泛,易在煤堆内部形成大面积氧气富集区,其升温速率和高温区面积显著大于三角煤堆。依据温度对比模拟和实验得出以下结论: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在成本和安全两方面进行平衡,科研人员针对煤堆自燃现象展开研究时应慎重选择煤堆模型。

    2021年02期 v.33;No.114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 基于微震裂缝参数反演的深部矿井“两带”结构规律

    左秋玲;李景山;

    微地震监测可以有效监测煤矿在采煤作业中裂缝事件的发育过程,探讨深部矿井采煤作业进程的微地震地质参数,能够有效确定煤矿放顶煤作业中断裂带与垮落带("两带")的发育高度。采用矩张量反演计算推导深部矿井在采煤作业中引起微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在此基础上求解推导放顶煤采煤法诱发的"两带"裂缝事件点的地质特征参数。通过计算得到剪切型裂缝的方位角分布规律和深部矿井采煤工作面实测的应力分布,构建放顶煤采煤法下采煤工作面顶板的剪切型应力裂缝模型,分析微地震发展演化与"两带"活动规律,对解释采煤工作面的周期来压、"两带"边坡角、采煤工作面应力场的特征分布等重要理论问题和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2期 v.33;No.114 29-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9K]
  • 滑动构造区煤巷围岩松动圈数值模拟

    普冬冬;

    为了对巷道进行有效支护以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基于告成煤矿23041下顺槽实际工程情况,对滑动构造区煤巷围岩松动圈发育范围进行定性分析,采用FLAC 3D模拟得出23041下顺槽在现有支护体系中围岩松动圈的发育范围,并模拟不同水平应力、支护方式、护表强度对松动圈的影响。

    2021年02期 v.33;No.114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 落球仪点位控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及改进

    郭冬青;谢非;王士龙;赵亚兵;孙志强;梁伊嵘;王潇洒;

    落球仪是公路、铁路等领域重要的测量设备。课题组针对设计的自动落球仪出现摆臂下沉、若干零件塑性变形大等缺陷建立三维模型,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落球仪点位控制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其点位控制结构存在初始设计问题。进而,提出结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仿真分析,根据结果确定了落球仪点位控制结构的优化方案,对提高落球仪结构的设计水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1年02期 v.33;No.114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 基于PAC控制的机器人苹果装箱技术

    陈立辛;张春燕;乔印虎;

    为取代人工装箱工作,满足不同直径苹果经视觉分级后自动装箱的生产需求,提高苹果后端抓取自动装箱生产效率,构建了基于PAC控制的模块化控制系统。机器人利用在线差动追踪技术控制运动模组,高速且柔性地实现了不同直径苹果的自动装箱,可适应果径为50~80 mm的苹果,3.5 s内单次最多抓取5个苹果,平均抓取成功率约98.50%。通过对实验样机装箱生产数据的分析,发现自动装箱机器人的生产节拍达到了预期效果,机器人可以针对无法抓取的空托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补抓机制进行有选择的抓取,大幅降低了果农的劳动强度。

    2021年02期 v.33;No.114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 基于NS-MAC协议的节能传感器网络仿真设计

    吕宗明;

    优化传感器媒介访问控制(S-MAC)协议以减少网络能量消耗和数据延迟,已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亟待解决的问题。在S-MAC协议原有周期不变的情况下,根据通信流量变化改变活动时间,以减少能量损耗,同时在NS-2仿真平台采用MILD算法减少节点间不公平竞争现象,并建立了优化后的NS-MAC协议。实验结果表明,NS-MAC协议在能量损耗与延时性能上较S-MAC协议效果更佳,也更加符合WSN的MAC协议节能设计原则。

    2021年02期 v.33;No.114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 基于机械臂3D打印的两种常用材料性能研究

    田伟华;徐勇光;田军伟;

    ABS和PLA是3D打印常用的两种塑料耗材,均应用广泛,但易混淆。以3D打印风能发电装置模型为例,在机械臂3D打印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建模软件UG NX和对应的Studio控制软件,分别采用ABS和PLA耗材对模型进行3D打印,并对产品的打印温度、打印特性(功能)、打印产品的结构和强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D打印较薄和受冲击力大的产品时,打印材料优先考虑使用ABS;敞开或密闭不严的空间,打印材料优先考虑PLA,这是因为ABS较PLA材料遇冷易收缩。研究结果为今后3D打印材料的优化选择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2021年02期 v.33;No.11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3K]
  • 一种助力移动装置的设计

    郭家伟;王小甜;谈波;

    自立式人字梯需要在半高空完成横向平动,这种平动会引入附加加速度,造成人员意外坠落伤亡。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人字梯助力移动装置,该装置可以帮助作业人员安全地实现半高空平动。首先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功能尺寸,建立人字梯连杆模型并分析人字梯倾翻原因;其次在人字梯结构基础上引入多杆机构,并通过SolidWorks软件完成了助力移动装置的实体建模;最后采用ADAMS软件分析助力移动装置的平移运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助力移动装置结构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功能尺寸,可以帮助半高空作业平台操作人员安全地实现小范围平动;该装置不需要电动装置与执行器即可实现自主移动,成本较低,安全可靠。

    2021年02期 v.33;No.114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 基于内容与协同过滤的GitHub学习资料库推荐

    李晓娴;游佳;余娇榕;林倩;徐海平;

    随着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快速发展,信息过载已成为用户面临的严峻问题。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搜索学习资料时,海量信息导致用户不能快速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故迫切需要推荐引擎来提高搜索效率。基于内容与协同过滤算法对GitHub学习资料库进行整合,取长补短,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库推荐。

    2021年02期 v.33;No.114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中间支撑轴向运动微梁的横向振动研究

    刘慧贤;随岁寒;

    首先基于Euler梁模型和修正偶应力理论,利用虚功原理建立中间支撑轴向运动微梁横向自由振动控制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结合两端简支的边界条件导出系统广义复特征方程;然后计算并分析轴向运动微梁横向振动固有频率随轴向运动速度、梁厚度、预应力等参数的变化,将部分结果与经典理论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给出了特定参数下的前两阶模态函数,据此说明弹簧刚度及布置位置对系统振动的影响;最后导出计算临界速度的离散方程,讨论了预应力和弹簧刚度对临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速度增大则固有频率降低;材料内秉特征尺寸参数对梁的振动特性影响显著;各阶固有频率随着轴向预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预应力增大导致临界速度增大;弹簧对固有频率和临界速度的影响不仅与弹簧刚度有关,而且与布置位置有关。

    2021年02期 v.33;No.114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 基于AR动态图像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

    魏丽芬;

    传统算法在三维影像转化为二维数据的程序运算过程中错误率较高,故提出了基于AR动态图像的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对AR动态图像中的人体动作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摄影设备采集人体数据信息,以此构建人体特征三维模型,并标记此模型中的各节点,通过AR技术使三维人体模型做出不同动作,同时进行三维动态跟踪识别,将这些动作所涉及的数据记录下来,以此实现人体动作识别。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人体动作识别,充分体现了AR动态图像算法的优越性。

    2021年02期 v.33;No.114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 基于广义主成分分析的图像重建

    张雪纯;廖亮;魏平俊;

    主成分分析(PCA)在图像识别及高维数据降维中有着普遍的应用。为提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图像重建性能,在经典PC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主成分分析(TPCA),并利用该算法进行图像重建。该算法利用图像像素的空间邻域构成固定尺寸的数组并将其作为广义标量进行代数运算,可以方便有效地描述各像素的空间约束,从而提升图像的重建效果,同时也为其他图像分析算法的改进和升级提供了思路。实验分别将经典PCA算法与TPCA算法运用于公有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并对重建质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运用TPCA算法的图像重建效果明显优于经典PCA算法。

    2021年02期 v.33;No.114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