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与服装

  • PVDF/BaTiO_3复合纳米纤维滤膜的制备及性能

    王西贤;王冰冰;方书新;云付成;贾琳;张海霞;

    为了制备高效低阻的纳米纤维空气过滤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钛酸钡(BaTiO_3)作为驻极体,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不同纺丝时间的PVDF/BaTiO_3复合驻极纳米纤维膜,并对其微观结构、表面化学结构、透气性能、透湿性能、过滤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当BaTiO_3的质量分数为0.8%、纺丝时间为40 min时,制备的PVDF/BaTiO_3复合纳米纤维滤膜性能达到最优,此时纳米纤维滤膜的透气率最大达369 mm/s,透湿量最大达4 672.79 g/(m~2·d),过滤效率为76.8%,阻力压降为11.76 Pa,品质因子最大值达0.124 2。

    2020年02期 v.32;No.11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P(MA-co-AA)/FP复合纳米纤维膜吸附亚甲基蓝的性能

    周磊;李长龙;刘志;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的共聚物P(MA-co-AA)与羽毛多肽(FP)共混纺丝,制备P(MA-co-AA)/FP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了P(MA-co-AA)/FP复合纳米纤维膜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MA-co-AA)/FP复合纳米纤维膜对MB溶液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该吸附是放热过程;在碱性环境中,P(MA-co-AA)/FP复合纳米纤维膜对MB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当pH值为9时,最大吸附量达30.2 mg/g。

    2020年02期 v.32;No.110 7-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 尼龙6/聚乙二醇/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刘娜;余超;张少杰;尹翠玉;

    在己内酰胺(CPL)开环聚合制备PA6过程中引入聚乙二醇1000(PEG1000)和纳米TiO_2,以6-氨基己酸为开环剂、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通过原位聚合和嵌段共聚制备了尼龙6/聚乙二醇/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PA6/PEG/TiO_2)。采用XPS、XRD、SEM、DSC进行表征,发现PEG1000和纳米TiO_2被成功添加到PA6基体中,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达到180.5%,断裂强度提高了119.47%,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提升。

    2020年02期 v.32;No.110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 基于调查问卷的男士西服着装偏好

    黄晓洁;袁惠芬;夏威;孟晓东;

    从穿着场合、着装搭配、服饰配件、面料和色彩这5个方面分析了男性西服的着装因素,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江南地区20~60岁男性消费者的西服着装偏好。调查结果显示:该消费群体的西服色系偏好以黑白灰色系(中性色系)和冷色系为主,春夏季和秋冬季色系偏好基本一致;搭配偏好以西服搭配衬衫为主;对消费行为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依次为款式、色彩和面料;品牌专卖店和电商是该消费群体购买西服的主要方式。研究结果为设计和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男士西服与改进营销方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20年02期 v.32;No.110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 纺织品耐唾液色牢度新、旧标准检测结果对比

    黄晓东;曾思敏;余银飞;

    阐述了耐唾液色牢度实验方法标准的修改,通过实验分析了新、旧标准检测结果的差异及原因,并讨论了两种实验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期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参考,从而有利于企业对该指标的质量控制。

    2020年02期 v.32;No.110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工程技术

  • 白腐真菌对甲基蓝的脱色

    宋朝霞;付佳;王艳;黄锋;

    采用实验室筛选到的白腐真菌去除甲基蓝,考察了温度、pH值、染料浓度、外加碳源等条件对甲基蓝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白腐真菌去除甲基蓝的较优条件如下:温度为30℃,pH值为6,甲基蓝质量浓度为50 mg/L,葡萄糖质量浓度为0.2 g/L。在此条件下,甲基蓝模拟废水经白腐真菌处理后,脱色率达78.9%。

    2020年02期 v.32;No.11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 碳纳米管/多孔纤维素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蒸发性能

    高亚雪;王宁;李伟;

    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基体材料、碳纳米管(CNTs)为光热转换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用于太阳能水蒸发的碳纳米管/多孔纤维素凝胶材料(CNTs-PCG)。扫描电镜图像显示该材料具有蜂窝状的多级孔隙,可以快速吸水。太阳能水蒸发测试和红外热像测试显示该材料在1 kW/m~2的光照强度下,具有优异的蒸发性能与较高的蒸发效率:当CNTs质量分数为0.2%时,CNTs-PCG最高的水蒸发速率为1.274 kg/(m~2·h),是纯水对照组的4.2倍,水蒸发效率为82.3%,材料最高温度可达44.4℃。

    2020年02期 v.32;No.110 30-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 一种抑制配网电压波动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策略

    陈阳;段伟;

    电动汽车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如果大量电动汽车无序接入电网会对电网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为了提高配网电压的稳定性,提出一种抑制配网电压波动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策略,在考虑用户行驶需求和习惯的前提下,提出了电动汽车调压的可调度模型。以配网电压方差为目标函数、电动汽车可调度容量为优化变量,采用ROSEN梯度投影法和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与优化,得出各个节点电动汽车的最优出力值,从而对节点上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行为进行调度,达到抑制电压波动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配网电压的波动,解决大量电动汽车接入电网所带来的电压问题。

    2020年02期 v.32;No.110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 多模GNSS卫星轨道插值方法研究

    李天驰;王果;

    利用MGEX提供的精密星历对GPS、GLONASS和BDS卫星轨道进行插值方法研究,分别使用Lagrange插值法、Neville插值法与Chebyshev多项式拟合法进行插值计算及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阶数的计算下,3种方法计算出的卫星位置精度均能达到毫米级,而且用Lagrange插值法、Chebyshev多项式拟合法计算GPS和BDS卫星位置效果较好,用Neville插值法计算GPS和GLONASS卫星位置效果较好。

    2020年02期 v.32;No.110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8K]
  • 温差发电过程仿真分析

    徐平;郝刘涛;王士龙;赵亚兵;孟育博;

    为了能够更方便地研究温差发电过程,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温差发电模型,并在验证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温差发电模型需要考虑接触热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否则该模型无法正确描述温差发电过程;电偶臂长度对温差发电过程有较大影响,在一定的外部条件下,电偶臂长度存在理想值,且在该理想值两侧发电器输出功率的变化规律与电偶臂长度变化规律相反。同时,根据实验对比结果可知该模型有较好的精度,可以用于后续分析。

    2020年02期 v.32;No.11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 赣南离子型稀土地层的地质雷达波形特征

    吴兴娇;吴霞;龚禧;

    为研究赣南离子型稀土地层的地质雷达波形特征,以赣州市境内的黄婆地离子型稀土矿为依托,采用GSSI-3000型地质雷达对不同含水率、不同离子含量的土层进行现场探测以获取原始探测文件,采用IDSP 6.0分析软件对原始文件进行滤波、反褶积、克希霍夫偏移等时域、频域处理以获取波形图像,从清晰度、回波频谱出发对波形图像的特征进行归纳。结果表明:波形图像清晰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离子含量而是含水率,波形图像会随着含水率的提高逐渐变得模糊直至无法判读,其临界含水率为27%~31%;当土层含水率超过临界值时,波形图像具有典型的斑点状特征,无法实施有效判读,回波主频为45~60 MHz,低频特征明显;对于常规土层,离子含量对波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回波主频,离子含量越高,回波主频越低,频谱越分散,主频为30~86 MHz。研究工作能为离子型稀土地层的地质雷达探测与判读提供相关参考。

    2020年02期 v.32;No.110 49-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 钢渣矿渣掺合料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

    李志伟;陈征征;

    通过改变钢渣和矿渣占胶凝材料的百分比,等量替代胶凝材料配制混凝土,并依据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坍落度实验调整实验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规范中和易性要求的前提下,得到了钢渣和矿渣混凝土的合理配合比。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混凝土中钢渣和矿渣所占胶凝材料比的增大,混凝土的坍落度非线性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增强。该结论可为研究钢渣矿渣复合掺合料对冻融循环混凝土的影响提供依据,并为优化混凝土配比提供参考。

    2020年02期 v.32;No.110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多种复合掺料对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

    赵晨阳;陈征征;

    为了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并寻找更经济的矿物掺合料,采用钢渣、粉煤灰、硅灰复合掺料等比例代替水泥作为替胶材料,并分析不同配比、不同龄期时复合掺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合理的掺料范围内,复合掺料可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多种复合掺料较单一矿物掺合料对其力学性能有明显提升,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2020年02期 v.32;No.110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计算机科学

  • 基于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高考成绩预测

    金秀玲;卓艳如;

    为了提高支持向量机算法(SVM)预测的精度,使用遗传算法(GA)优化SVM模型参数,建立GA-SVM高考成绩预测模型。使用贵州省某高中高三理科学生4次模考成绩和高考成绩数据进行验证,与BP神经网络算法、多元线性回归、SVM模型比较,GA-SVM模型预测高考成绩的精度有明显提高,可为高考复习方向提供参考。

    2020年02期 v.32;No.110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服务器群综合运行与维护保障方法

    刘旭光;谢小丽;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各类服务的应用越来越广,带来了更多的运维保障问题,如黑客攻击、木马病毒等对服务器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故加强服务器正常运行保障、研究可靠的运维保障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提出了服务侦测、远程管理、信息提醒作为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为服务器群的管理与维护提供了参考。

    2020年02期 v.32;No.11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以Altair inspire对育苗成型机纵封部支架的拓扑优化

    周冉;沈嵘枫;谢诗妍;纪敏;郑林伟;

    纵封部是容器育苗成型机的关键部位,采用Altair inspire软件对其支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将该支架模型导入Altair inspire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阐述了该软件优化的数学模型,优化求解支架的最大化刚度。通过拓扑优化,支架的质量减少了48.7%,最大位移减少了55.3%,达到了支架最大化刚度设计的目的,同时也为类似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2020年02期 v.32;No.110 71-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基础科学

  • 基于前景理论的毕达哥拉斯模糊TOPSIS法及其决策应用

    常娟;刘卫锋;

    针对属性值为毕达哥拉斯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对已有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考虑到决策者的风险偏好,提出前景理论和逼近理想解(TOPSIS)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定义毕达哥拉斯模糊数的前景价值函数,计算各方案相对于正理想方案的综合损失值与相对于负理想方案的综合收益值,进而通过各方案的收益-损失比确定优劣次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2020年02期 v.32;No.110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下载本期数据